Google

2007年8月7日星期二

高考状元获重奖的几句题外话

  毕业于福建漳州一中的学生陈默,自从获得今年的省高考理科状元后,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。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,陈默就得到各方面的奖学金68万元,其中,仅他祖籍南安水头的一家基金会,就给予他55万元的重奖。

  把高考文理科第一名称为状元,这样一种“复古”的倾向原本就不值得提倡。至于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都出现过的热炒高考状元、重奖高考状元乃至高校不遗余力争抢高考状元的现象,就更是受到舆论的非议。对高考状元的青睐,多少都与争夺知名度有瓜葛;一些商业机构之所以重奖高考状元,也无非是想搭车出名。而在整个社会都受困于应试教育,教育改革的呼声从未停歇的情况下,对高考状元的过度关注,也容易遮蔽其他教育问题,让公众忽略那些与状元名分无关的普通学子。

  不过,就算在这种错综纷扰、莫衷一是的大景观下,陈默获重奖这个孤立的事件本身,也还是颇有几分正面价值。

  最值得关注的细节,是重奖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机构,尤其是两家与教育有关的基金会。和过去类似的案例相比,当地政府既没有动用纳税人的钱财去锦上添花,也没有给陈默开庆功会和披红挂绿,而是始终保持清醒与克制,这在状元崇拜的气氛下是相当可贵的。

  陈默和他的家人没有被巨金所迷惑,相反,把奖金中的50万元都转赠给祖籍南安的一所中学,更是演绎出一段佳话。原本只是被看作考试英雄的状元,在这场热闹的戏剧中,显示出不凡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情怀,值得鼓励与仿效,陈默的确值得他的家乡人为之感到骄傲。

  当然,这还不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全部价值与意义。

   陈默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重奖呢?这与他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。据了解,他祖籍南安水头这几年经济发展“异常迅猛”,民间已经积累起非常雄厚的财 富,水头企业家捐赠给南安慈善基金会的善款就达4000万元之巨。在看到这样的社会状况之后,再对陈默获得重奖一事进行观察和思考,就不会觉得突兀与荒 唐。相反,人们会为水头企业家们重视教育、爱惜人才、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怀所感动。把来之不易的钱财花在出类拔萃的学子身上,难道不比摆阔气、讲排场、纸醉金迷更值得赞赏吗?

   南安水头的企业家并非只钟爱高考状元。重奖陈默的朱子祠基金会确实主要把目光对准优秀学生,但另一家助学基金会却把重点放在了资助贫困学生身上,而两家 基金会的会长实际上是同一个人。重奖高考状元体现了力争上游的时代精神,资助贫困学生则表达了扶危济困的古道热肠,两种价值选择并没有本质的冲突,也无法 彼此取代。我们很难要求民间慈善力量只捐助贫困者而忽略优秀人才,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追求。充其量,我们只能告诉他们,陈默和其他困难学生相比,谁更 需要他们的善心与慷慨。

  陈默获得重奖一事,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值得为之欣喜的现象,那就是,与财富原始积累时期相比,当下的富人们 已经越来越乐善好施,他们对教育发展的兴趣越来越浓厚,帮助人才成长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。日趋雄厚的民间财富,有可能成为国家财政拨款之外另一种重要的教 育资源。在这一资源以朴素的姿态进入教育领域的初期,有可能会暴露出几分乡愿气,但是,只要社会舆论加以必要的鼓励与引导,民营企业家和民间资本有可能支 撑起教育的又一片天空。这样的前景无疑是美好的。

  重奖高考状元并非都是不理性的,对之一棒子打死才是犯糊涂。如果更多的民间财富向着教育与人才汇聚,民族振兴就会拥有更坚实的保障。

没有评论: